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金匮要略》三因观新解

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金匮要略》三因观新解


陈无择 。隋代巢元方撰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系统总结了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详细论述各科疾病的病因和症状,对后世病证分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
明代张景岳著《类经》、《景岳全书》,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 。
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 。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把复杂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类 。
?《金匮要略》三因观新解《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 , 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 , 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 , 病由都尽 。」首次将病因分为三类,可谓是最早的「三因学说」(宋代陈无择正式提出三因学说 , 将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 。但笔者在学习这条条文时,心中始终有个疑惑,这里的「内所因」和「外皮肤所中」是否有误?
《素问·皮部论》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 , 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 。」不难看出 , 这是一个外感疾病的发展过程:外邪先侵犯皮表,然后通过经络入舍于脏腑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撰用素问……」而成的,《伤寒论》很明显的带有《素问·热论》中「三阴三阳」的影子,因此,这里的「经络受邪 , 入藏府」,完全符合外感病的发病过程;另外 , 仅根据「受邪」两字,很明显应该就是「外皮肤所中」的范畴;至于「四肢九窍 , 血脉相传,壅塞不通」,简而言之,就是「血脉不通」,并未言明是外邪所致,因此,个人认为这个划归「内所因」更合适(确切地说,这个应该是病机而非病因,后世陈无择将「七情内伤」归为内因,感觉会更直观些) 。
也就是说,这条条文应该更正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外皮肤所中也;二者 , 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内所因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这样更合理些 。
《金匮要略》与《伤寒论》虽然都是脱胎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但是,《金匮要略》的研究热度远不如《伤寒论》 。有些《金匮》注家在注解条文往往都是随文衍义 , 缺乏怀疑精神,本文仅就其中的「三因观」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希望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见仁见智 。
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著名三因学说 , 把复杂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类 。
本书卷一、卷二前半部为医学总论,并将三因作为论述的重点 。卷二下半部至卷十八列述内、外、妇、儿各科病证 , 并附治疗方剂,共分180门 , 载方1500余首 。方论结合颇切实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方剂见于宋以前医学文献 。
陈无择名言,以字行,原籍宋青田鹤溪人 。长期居住温州,行医济世 , 他精于方脉,医德高尚,医技精良 , 学术造诣深遽,除从事医学理论研究之外 , 并多著书立说 。本书的特点是将临床与三因相结合,故对研究中医病因学说和各科临床辨证论治等均有参考价值 。现存宋刻配补本、元刻本及多种清刊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金匮要略》三因观新解


陈无择简介
陈氏幼年敏悟超人,及长学医 , 精于方脉,治病很有应效 。他博览医籍 , 搜集众长,尤善于由博返约,将《内经》、《金匮要略》之旨,前贤明哲之论悉心深究 , 从而穷研受病之源,阐发三因学说 。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8卷 , 简称《三因方》,又称《三因极一病源论粹》,为中医病因学的专著 , 对后世病因病理学有很大影响 。
陈无择在详究三因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察脉辨证 , 强调学医必识脉、病、证、治,及其所因 。因脉以识病 。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 。他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分人迎气口以辨内外因 , 列表里九道,以叙感伤病的诊脉方法 。察脉必以人迎气口分内外所因 , 陈氏认为是学诊之要道,其诊法是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 。
以上内容参考:
【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金匮要略》三因观新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