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早期作品和晚期作品的特点
鲁迅早期作品和晚期作品的特点是一样的 。
特点:
1、选材独特;他的取材多选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 。
2、视角独特;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 , 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 。
3、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 。
4、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鲁迅在描写人物时着重人物的精神风貌,在描写中非常注重农民的艺术趣味 。
5、显示浓重的民族特色;鲁迅研究了农民喜欢的旧戏和年画的艺术
关于鲁迅的文章鲁迅的文章有如下:
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狂人日记》《藤野先生》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文学论著》《 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
《野草》《论文集》《门外文谈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散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文章讲述了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 。
重点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同时交织着对自己的责备和对老师感激心情,巧妙地突出了作者为祖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
拓展资料:
人物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
主要成就: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 。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 。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
翻译作品:鲁迅也以译作著名 。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作品中 , 有一半是翻译文字 。他在前期主要翻译欧美文学及日本文学作品,如尼采、凡尔纳等 , 后期则主要翻译东欧文学及苏联文学的革命文学作品 。他的翻译强调忠实原文,有时甚至连原句的结构也不加改动,以“硬译”风格闻名 。他曾希望借引入欧式的长句,来增加汉语对复杂关系的表现力 。据统计,鲁迅总共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 。
【鲁迅早期作品和晚期作品的特点】
推荐阅读
- 骆驼祥子是鲁迅的一篇长篇小说,鲁迅作品中提及人力车夫的是那部
- 鲁迅祝福的主要内容,鲁迅的《祝福》主要讲什么
- 简爱表达了什么主旨,鲁迅祝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鲁迅写过背影,背影的作者是谁朱自清吗?
- 鲁迅最有名的作品是什么,鲁迅的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什么
- 鲁迅在中提到喜欢天演论,鲁迅在《》中提到喜欢《天演论》的原因
- 鲁迅走过了怎样的学之路
- 鲁迅到北大教过书吗,鲁迅在北京大学里干什么
- 鲁迅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侧面描写,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
- 鲁迅故乡按什么顺序写的,鲁迅《故乡》主要内容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