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的选择
考研怎么择校和选专业讲座考研究生选学校和专业的方法:
第一步、专业范围选择
(一)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 该一级学科下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10个专业 。对于该同学而言 , 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
(二)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 , 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6个专业 。对于该同学而言,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
(三)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不属于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
第二步、硕士类型选择
(一)类型说明
中国提供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供考生进行选择: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 。
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两种硕士类型均为全国统一考试、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 。
(二)应试难度说明
1、绝对难度:从初试科目、试卷难度、分数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 , 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绝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
2、相对难度:从报名绝对人数、报名录取比例、实际录取分数线、复试差额录取比例四方面进行比较 , 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相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
第三步、意向专业选择
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前面两个步骤 , 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确定是否跨专业考试 。
第四步、意向地区选择
(一)就业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第一原则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学校较多 , 同理每年的各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较多,工作竞争相对激烈 。例如,如果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同学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则选择在本省省会读研为更好的选择 , 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 。
(二)安家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 , 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未来每位研友都需要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顾父母 。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买房压力大,如北京房价动辄2—4万元每平,成家安定下来相对非常困难;而其他的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对轻松 。例如,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富裕,原则上不建议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作为安家的城市 。
(三)经济原则
相比较而言,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固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 。例如,在北京、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 , 将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 。
(四)一区、二区选择
按照地域原则,教育部将不同的省份划分为一区、二区,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线 。相比较而言,每年国家二区总分线比国家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单科分数线也更低 。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和招生的结构性转变,考研的总分线也是年年居高不下,让很多学生与成功失之交臂 。有鉴于二区省份对于总分线和单科线的要求更低,更加适合不愿意承担考研风险、基础较弱的同学选择 。
第五步、意向硕士点选择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 , 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 。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 。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 。一般地说 , 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 。
【考研专业的选择,考研怎么择校和选专业讲座】
推荐阅读
- 烤面包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面包中的无水酥油有反式脂肪酸吗
- 路程单位用什么表示,路程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 考研专业一和专业二是什么意思,考研中专业一和专业二是什么意思
- 烤鸭的三种吃法,北京烤鸭怎么吃
- am3和am3+的区别,amd am3和am3+的区别
- vidaa和海信什么区别,vidda和海信电视的区别
- 电脑回收站多久会自动清空,回收站里的文件能保存多长时间呢
- 电脑退格键是哪个,电脑上的delete键是哪个键
- wps连接是什么意思,什么叫通过按路由器上的按钮连接
- 电脑的pin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