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羌村三首翻译和原文及其注释

《羌村》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反映其奔波流离和亲情状况的一小组诗 , 一共三首 。想要了解杜甫的行迹和亲情 , 就必须读一读《羌村》三首 。
羌村 , 在鄜州羌村 , 也即今天的陕西富县 。
【羌村三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羌村三首翻译和原文及其注释】

羌村三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羌村三首翻译和原文及其注释


杜甫老家在河南 , 但在安史之乱时 , 杜甫携带妻儿家小逃奔到了鄜州羌村 。同时 , 杜甫自己又怀有“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 所以他将妻儿安顿好后就离开羌村前往唐肃宗即位的灵武了 。
羌村三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羌村三首翻译和原文及其注释


不过 , 去灵武的路途并不顺利 , 杜甫半路即被安史叛军捉拿到陷落的长安 。当然 , 杜甫虽然忠君 , 但其实此时并非重要的朝廷官员 , 所以在长安也有一定的活动自由 。在长安 , 他因思念鄜州的亲人 , 曾写过著名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 , 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 , 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 , 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 , 双照泪痕干 。
在诗中 , 杜甫遥想妻子今夜在闺中独自看月 , 又想象年幼的小孩还不能体会这种相思之情 。
在长安游荡几个月后 , 杜甫成功出逃 , 并终于以“麻鞋见天子 , 衣袖露两肘”的状态见到了凤翔的唐肃宗 。鉴于其一片忠心 , 唐肃宗给杜甫授予了左拾遗的官职 。
当然 , 杜甫的政治智商并不是高 , 他很快就因为为房琯辩护而触怒了唐肃宗 , 经人求情 , 才免于死 。对这个“腐儒” , 唐肃宗倒也体谅他思念亲人的心理 。于是 , 杜甫被放还鄜州探亲 。这一年 , 是至德二年(757) 。
怀着失意和不甘 , 杜甫回到了鄜州羌村 , 重新见到了自己的家人 。于是有了这三首诗 。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
妻孥怪我至,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
这是个秋天的傍晚 , 杜甫回到了家里 , 但因为是战乱中 , 家人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 , 而是“怪我至” 。他们的心理是:他怎么还在?他怎么回来了?
一直到晚间 , 一家人对坐在烛火下 , 还觉得恍如梦中 。
其二:
晚岁迫偷生 , 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 , 畏我复却去 。
忆昔好追凉 , 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 , 抚事煎百虑 。
赖知禾黍收 , 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 , 且用慰迟暮 。
因为是被肃宗放还 , 所以内心多不如意 , 但好歹能在家见到亲人 。不过 , 家中的小孩一方面想跟自己亲近 , 另一方面对自己又有些陌生和畏惧 。这是真实而残酷的经历 。
其三:
群鸡正乱叫 , 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 , 始闻叩柴荆 。
父老四五人 , 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 , 倾榼浊复清 。
苦辞酒味薄 , 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 , 儿童尽东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