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四首李白 子夜四时歌秋歌唐李白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610首古诗词

子夜四时歌四首李白 子夜四时歌秋歌唐李白




子夜四时歌四首李白 子夜四时歌秋歌唐李白




子夜四时歌四首李白 子夜四时歌秋歌唐李白


陈勇玲,张星 – 子夜四时歌.mp3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5:27
《子夜四时歌四首》
唐·李白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
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白话译文:
春歌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 。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 。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贵的时间了 。
夏歌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荷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
秋歌
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 。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 。何日才能扫平胡虏,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
冬歌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 。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 。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子夜四时歌四首李白 子夜四时歌秋歌唐李白


注释解说:
⑴子夜四时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 。《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 。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 。”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⑵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 。罗敷(fū)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⑶“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⑷“蚕饥”句:南朝梁武帝《子夜四时歌》:“君住马己疲,妾去蚕欲饥 。”此用其句意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⑸“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 。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 。”故称五马 。这里指达官贵人 。⑹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⑺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⑻若耶(yē):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 。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⑼“回舟”句: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 。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⑽越王:指越王勾践 。⑾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⑿万户:千家万户 。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⒀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⒁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⒂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诗经·国风·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罢:结束 。⒃驿(yì)使:古时官府传送书信和物件的使者 。驿,驿馆 。⒄絮(xù):在衣服里铺棉花 。征袍:战士的衣裳 。⒅“素手”二句:指冬夜寒冷,将征夫妻子的手都冻僵了,连针剪都拿不住 。素手,白净的手,形容女子的皮肤白皙 。⒆裁缝:指裁缝好的征衣 。⒇临洮(táo):在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