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王维翻译赏析 竹里馆的译文和注释

大家好!我是杜豆豆,欢迎来到万卷好书栏目 。今天,我们来共读《唐诗三百首》中,五绝的第2篇,来自王维的《竹里馆》 。
【竹里馆王维翻译赏析 竹里馆的译文和注释】

竹里馆王维翻译赏析 竹里馆的译文和注释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诵读一遍: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在《鹿柴》中,我们了解了辋川别业 。今天呀,我们来一起聊聊为什么王维会被称为诗佛呢?
这就要理解王维在诗人之外的四个身份了 。那就是:隐、禅、画、声,也就是隐居、佛禅、画家和音乐家 。这四个特征,也是王维所特有的 。那它们是怎么体现在诗里面的呢?这首就可以告诉你 。
竹里馆王维翻译赏析 竹里馆的译文和注释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我独自闲坐在幽静的竹林中,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在这僻静幽深的密林之中,没人知道我在这里,但却有一轮明月陪伴着我,静静地照在我的身上 。
我们来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篁”是竹林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竹子在中国人心中可不是普通植物,它的外形高挑飘逸,内空外直,常被拿来颂扬谦谦君子的品性 。那”幽篁”,指的就是幽深的竹林 。这二字一出,马上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一片清幽的竹林,而我又是“独坐”其中,一个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该是非常冷清、非常寂静的吧,可是没有关系,王维用音乐家的手法,马上补上了声音——“弹琴复长啸 。”
古人说弹琴,多数指的是古琴 。古琴在诗中出现,基本上都是有典故的 。这个典故,就是”高山流水” 。
竹里馆王维翻译赏析 竹里馆的译文和注释


“高山流水”的故事,说的是先秦时候,琴师伯牙有一次在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路过,竟然能领会伯牙的琴声是在描绘巍峨的高山和汪洋的大河,伯牙惊呼找到了知音,与钟子期结为好友 。后来,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 。所以,弹琴在这里的出现,其实也有”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渴望 。
而长啸,自然是伴着音乐不时的高歌和发出长长的声音了 。这是古人自弹自唱,借以表达所思所想的一种方式 。
竹林本是幽深寂静的,但有诗人在这儿,他的琴声和长啸声,就打破了寂静 。那有了这琴声与长啸声,竹林是不是就会变得特别热闹,不再幽静了呢?显然不是,反而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心中的另一番幽情,淡泊、宁静、渴望着知音的聆听 。可是这番心曲,又有谁能听见呢?
于是,诗人写下了后面的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竹里馆王维翻译赏析 竹里馆的译文和注释


音乐声中,画面转到了深林,也就是第一句中的”幽篁” 。夜沉沉,独自一人在寂静的竹林,想来应该是略有些恐怖的吧?可王维是画家,怎么可能让笔下的竹里馆变成恐怖小说中的背景呢?这下一句啊,就是他的神来一笔,”明月来相照” 。林子再深都不怕,因为还有明亮的月亮在天上,它洒下一片清辉,笼罩着竹里馆,也为诗人的内心带来了光明 。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看,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弹琴和长啸,他高雅的意趣、超脱的情怀,本来就不容易被人理解,更何况是在深林之中,没有人听得见呢?然而,这种知音难寻的寂寞,人们不理解,明月却理解了,它照耀着诗人,驱散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