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记翻译及原文 入蜀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二 )
▌ “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 。香气飘金界,清荫带碧空 。霜皮僧腊老,天籁梵音通 。咫尺蓬莱树,春光共郁葱 。”图为民国的一个冬天,昭觉寺,人们和僧侣走在八角亭前的林荫小道 林元亨 供图
《益州名画录》另载有“有画无名”者:“昭觉寺大悲堂内四天王两堵,堂外观音一堵、寺门后两畔东西天王两堵,并中和年画,不知画人名姓,评能格中品 。”
需要补充一下的是,除了唐代的画作,昭觉寺还收有一些宋代艺术名家的作品,如邓椿《画继》就记载:“李时泽……兵乱归蜀,即以画名 。圆悟住昭觉日,大殿既成,命画十六罗汉,及文殊、普贤、药师菩萨等像,见存”,“杨祁,彭州崇宁人 。善花竹翎毛,……昭觉寺超然台旧有《倦翼知还》等壁,今不复存” 。而在被乾隆誉为“四美”之一的相传北宋李公麟作的《蜀川图卷》(又名《蜀川胜概览图》)中,第64个巴蜀地标,正是“昭觉寺” 。清人高士奇在“跋”里说,“丛祠野亭并萧寺,点缀一一穷毫芒,万里桥西工部宅,浣花溪水澄沧浪 。”这里的“萧寺”即指昭觉寺 。
不过,可惜的是,明末清初,昭觉寺和成都一起变成了一片废墟 。那些灿烂的壁画也只能存于人们的想象里,而线装的文字,是唯一能够抵达它们的方式 。
中兴之祖,延美与纯白

公元960年,当大宋建立时,原先有30336座寺院的中国,只有2694座经历了唐武宗灭佛运动和“五代十国”战乱幸存下来,其中,就有偏安一隅的昭觉寺 。但经过前后蜀折腾和王小波、李顺的农民起义,西蜀的昭觉寺也是风雨飘摇,甚至到了吃不起饭的地步 。淳化(990-994)年间,有姓支的富人,在昭觉寺设斋给寺僧们吃,还竟然发生了食物中毒事件,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五载,“市野葚有黑而斑者,或黄白而赤者为斋食,众僧食讫悉皆吐泻,亦有死者 。至时有医人急告之曰:‘但掘地作坑,以新汲水投坑中搅之澄清,名曰地浆,每服一小盏,不过再三,其毒即解 。’当时甚救得人 。”
直到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统一中国已经48年,但此时昭觉寺的周边依然杂草丛生,满目荒凉,“寺之旧址,复于颓垣,鞠为茂草,近百年矣 。以至桃蹊樊圃,可畏其邻,认牛忘羊,莫分其主 。”这一年,或许是在春夏之交的时候,宋真宗赵恒一纸诏书,敕赐休梦了觉禅师的第五代法孙延美禅师(965-1062)领住昭觉寺……

▌ 1921年冬月,署具“下民朱德、周官和”的一块“应世人间”匾,送到了昭觉寺了尘禅师的手上 。2004年复制的牌匾,重新挂上了昭觉寺的观音堂

▌ 昭觉寺一直是许多信徒的安心之地

▌ 李畋在《重修昭觉寺记》里记载的那些昭觉寺胜迹,早已消逝于时间长河,但一千多年来,昭觉寺依然香火旺盛
自大中祥符戊申岁,承领住持,迨三十有余载矣 。惟食不兼味,衣不重茧,言必谛信,故人无间,言行必总,持故身无,择行深入,无碍物我,不二经云,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 。
【入蜀记翻译及原文 入蜀记原文及翻译赏析】在李畋的记述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可以让昭觉寺中兴的实干家 。在他亲力亲为的30年耕耘下,昭觉寺焕然一新:“于是集矣寺之殿宇,旧且百间,今广而増者三百……”更为重要的是,延美禅师筑版修墙,不但划定了寺院的所属范围,改变了僧俗混居的状态,同时还扩大了寺庙的规模 。
推荐阅读
- 曾记得我们还年少我爱唱歌你爱笑是什么歌 支付宝乐队万塘路18号歌曲歌词
- 论语宪问篇原文及翻译 宪问篇原文翻译及评析
- 三峡原文及翻译 三峡郦道元赏析及情感
- 诸葛恪得驴文言文翻译 诸葛恪得驴原文和翻译
- 王翱为官文言文翻译 王翱为官文言文注释
- 庄子山木原文及翻译 庄子山木原文及其解读
- 势利鬼吴生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势利鬼吴生文言文阅读答案
- 定风波翻译及原文 定风波原文翻译赏析
- 猪肉颂苏轼原文翻译 猪肉颂苏轼原文赏析
-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 与诸子登岘山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