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记翻译及原文 入蜀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五 )


“茶禅一味”书法作品虽是子虚乌有,但日本存有克勤写给弟子绍隆的两封书信真迹,倒是不争的事实 。在信中,师父对徒儿仿佛慈父一般,深情款款 。在昭觉寺,圆悟还有一个学生,两人的感情,也是非常特别 。这位学生就是昭觉道祖首座:“初见圆悟,于‘即心是佛’语下发明 。久之,悟命分座 。一日为众入室,余二十许人 。师忽问曰:‘生死到来,如何回避?’僧无对 。师掷下拂子,奄然而逝 。众皆愕眙,亟以闻悟 。悟至,召曰:‘祖首座 。’师张目视之 。悟曰:‘抖擞精神透关去 。’师点头,竟尔趋寂 。”心爱的弟子道祖首座奄然而逝之后,听见师父叫他,他依然睁开眼来,望着老师 。师父对他说,你抖擞精神去寻找你想去的地方吧,他听话地点点头,“竟尔趋寂”,只留下老师眼里的一滴湿润 。
一代高僧圆悟克勤于1135年圆寂,“绍兴五年八月己酉,示微恙 。趺坐书偈遗众,投笔而逝 。荼毗舌齿不坏,设利五色无数 。塔于昭觉寺之侧,谥真觉禅师 。”入寂前,其书偈曰:“已彻无功,不必留颂,聊尔应缘,珍重珍重!”他生前曾上堂说:“五月山房冷似冰 。”没有多少人能够懂得他的话,抑或,也没多少人懂得他的《碧岩录》,但在一杯盖碗的氤氲中,成都人风雨无阻地懂得了,好好生生喝一口茶 。

入蜀记翻译及原文 入蜀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 清代早期重兴昭觉寺的丈雪通醉的墨宝
陆游眼里的昭觉寺
入蜀记翻译及原文 入蜀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淳熙三年正月初七,这一天是1176年的人日, 52岁的陆游时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这天他得闲抽身出北门,去北郊的昭觉寺吃了一顿斋饭,以《人日饭昭觉》一诗为记:“天涯羁旅逢人日,病起消摇集宝坊 。雪水初融锦江涨,梅花半落绿苔香 。家山松桂年年长,幕府文书日日忙 。自笑余生有几许,一庵借与得深藏 。”
二月,陆游带着小儿再次走进昭觉寺,还吃了一顿斋饭,因为遇上一场淡淡的春雨,在昭觉寺的晨钟暮鼓中,待了一天:“身堕黄尘每慨然,携儿萧散亦前缘 。聊凭方外巾盂净,一洗人间匕箸膻 。静院春风传浴鼓,画廊晚雨湿茶烟 。潜光寮里明窗下,借我消摇过十年 。(《饭昭觉寺抵暮乃归》)”
陆游喜欢去昭觉寺吃饭,吃的当是寺里的斋饭,而之所以常常往昭觉寺跑,对他来说,昭觉是其心目中的正法寺院 。从淳熙二年(1175)春调至成都到淳熙五年(1178)春应诏东归,陆游在成都一住三年 。东郊踏青,城内赏梅,浣花傍晚散步,大慈寺、保褔寺、昭觉寺,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
不过,仿佛春天得的一场大病就是预兆,陆游没想到的是,或许因这年三月三上巳节给范成大的诗集作序后遭致小人弹劾,夏天即因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而被免官,后来以“闲身”在成都别领了一年多的台州桐柏祠禄 。
入蜀记翻译及原文 入蜀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 清释中恂、罗用霖编《重修昭觉寺志》载,康熙二十六年(1688)立《昭觉寺界址碑记》 。图为昭觉寺收藏的田界碑
入蜀记翻译及原文 入蜀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 2018年8月11日,昭觉寺,正在维修的地藏殿门口,一位木匠师傅正在刨一块写有字迹的大梁
入蜀记翻译及原文 入蜀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 或许是昭觉锅巴的名气,今日昭觉寺的素餐厅,成为香客们拜佛后必光顾的一个去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