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为什么会一直燃烧

太阳为什么一直燃烧?
我们经常会把太阳比喻成一个“燃烧的大火球”,但其实太阳的发光放热和我们平时见到的“燃烧”、“起火”是不一样的 。通常我们看到的燃烧是物体与氧气进行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并且出现火焰 。太阳发光放热的原理,与太阳的形成和组成成分有关 。
宇宙大爆炸38万年后,宇宙中的能量开始转变成物质,最先形成的是氢原子 。氢原子发生聚变形成氦原子 。最初的宇宙中充斥着许多形态各异的气体云,它们主要由氢和氦组成 。这些气体云在引力的作用下,经过几十亿年甚至上百亿年的聚集和演化,会吸入非常多的气体和宇宙尘埃,它们相互挤压,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球体中心温度持续升高 。当球体核心温度达到1500万度时,球体核心就会启动核聚变反应(核聚变是发生在原子核层面的反应,指的是质量较小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变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的过程),这时候球体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恒星 。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内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氢的核聚变反应(由4个氢原子核聚变为1个氦原子核),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热量 。在太阳内部,每秒钟大约有7亿吨氢聚变成6.95亿吨氦,同时有500万吨的物质转换成了能量,并且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就是这样“燃烧”发光的 。

太阳为什么会一直燃烧


太阳为什么会一直燃烧


——以上内容参考米莱童书《生命简史》
为什么太阳没氧气还会燃烧
太阳不是靠氧气燃烧那么简单的! 参见如下解释: 太阳是自己发光发热的炽热的气体星球 。它表面的温度约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太阳的半径约为696000公里,约是地球半径的109倍 。它的质量为1.989×1027吨,约是地球的332000倍 。太阳的平均密度为1.4克每立方厘米,约为地球密度的1/4 。太阳与我们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公里 。太阳的结构从里向外主要分为:中心为热核反应区,核心之外是辐射层,辐射层外为对流层,对流层之外是太阳大气层 。从核物理学理论推知,太阳中心是热核反应区 。太阳中心区占整个太阳半径的1/4,约为整个太阳质量的一半以上 。这表明太阳中心区的物质密度非常高 。每立方厘米可达160克 。太阳在自身强大重力吸引下,太阳中心区处于高密度、高温和高压状态 。是太阳巨大能量的发祥地 。太阳中心区产生的能量的传递主要靠辐射形式 。太阳中心区之外就是辐射层,辐射层的范围是从热核中心区顶部的0.25个太阳半径向外到0.86个太阳半径,这里的温度、密度和压力都是从内向外递减 。从体积来说,辐射层占整个太阳体积的绝大部分 。太阳通过热核聚变,靠燃烧集中于它核心处的大量氢气而发光,平均每秒钟要消耗掉600 万吨氢气 。就这样再燃烧50亿年以后,太阳将耗尽它的氢气储备,然后核区收缩,核反应将扩展发生到外部,那时它的温度可高达1 亿多度,导致氦聚变的发生 。参见:网易科技频道《太阳系起源和演化》为什么太阳不需要氧气也可以一直燃烧
先区别开太阳的燃烧和普通燃烧就可以了
普通燃烧:
普通燃烧不一定借助氧气,只要允许,特殊的化合物产生可以无需氧气,
比如说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
普通燃烧归根结底是一种化学反应,同时伴随着放热等等的物理反应.
普通燃烧只要燃料一枯竭.燃烧就停止了.
太阳燃烧
太阳的燃烧区别于普通燃烧,他不是一种单纯的化学反应
精确的说,它是一种核反应,核聚变反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