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春秋三百年竟无亡国之君?


为何春秋三百年竟无亡国之君?


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 , 史称“春秋时期” 。长达300年 , 为何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一个亡国之君?
历史是对胜利者的记述 , 而当时与那些胜利者争锋后来却不幸失败的人后来怎样 , 历史书上记载的很少 , 我们也知之甚少 。世上有开拓疆土的君主 , 那就一定有失地的君主 , 那么那些失地的君主 , 后来都有什么样的下场呢?悠悠青史 , 煮茶而观!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亡国之君大概要数南唐后主李煜了 。李煜是一个性情中人——不是性情中人当不了词人 , 然而性情中人却未必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 南唐亡国了他还想老老实实地当词人 , 可等待他的最终是一杯牵机剧毒!其实不惟李后主 , 中华五千年里有太多的亡国之君 , 在争霸失败之后谋求存身之道 , 希望用卑躬屈膝换来一息尚存 。不过当我近日阅读春秋古史时却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春秋三百年 , 竟然无一亡国之君!下面我们盘点一下春秋早期 , 失国诸侯的几种结局:
出奔:政治流亡
亡国之后到他国寻求庇护 , 等待时机谋求复国 。这是春秋诸侯里较为流行的一种做法 , 也是失国诸侯最好的一种结局 。如果筹谋的好 , 可以全面翻盘 , 再次扬眉吐气;如果操作不好或者等不来机会 , 那就一辈子活得憋憋屈屈 , 最终郁郁而死 。但不管怎样 , 也能落个寿终正寝 , 免于羞辱 。
出奔后复国的诸侯:郑昭公 。公元前701年 , 因宋国干预而流亡;公元前697年 , 因宫廷政变而复位 。
出奔后未复国的诸侯:共叔段、淳于公 。严格意义上来讲 , 共叔段并不是诸侯 , 不过由于和郑庄公争夺郑国君位也算得上准诸侯 , 失败后出奔于共国 , 老死于此;而淳于国的君主则因为杞国入侵 , 在桓公六年流亡曹国 , 后无力复国而死 。
大去:退隐江湖
有些君王在政治斗争失败以后 , 似乎厌倦了血雨腥风的权力斗争 , 选择退出争霸江山的游戏 , 退隐江湖当一个乡间的富家翁 。“大去”和“出奔”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还有重回权力中心的野心 。
看破红尘的春秋诸侯:纪隐侯 。公元前690年 , 齐国军队攻破纪国都城 。纪隐侯因为不愿忘记亡国之恨 , 向昨天的敌人屈膝称臣 , 故此将国土讲给纪季 , 自身退隐江湖 , 从此消失在历史记载中 。纪国灭亡 。《左传》记载为:“纪侯不能下齐…大去其国” 。
殉国:与国同亡
既然有退隐江湖的浪漫主义诸侯 , 就也会有选择与国家共存亡的英雄主义诸侯 , 也许这也是另一种血色的浪漫 。当然还有一种与国同亡的情况 , 亡国后来不及跑就被杀了的!
血色浪漫的诸侯:晋哀侯 。晋哀侯与晋武公争夺晋国君位 , 晋武公势大 , 在战争中俘虏了晋哀侯 , 希望通过挟持晋哀侯来迫使晋国人承认失败 , 没想到晋国人不为屈服 , 另立了晋小子侯 , 于是晋哀侯就被杀了 。这有一点明朝土木之变时于谦的做法 , 是晋国人选择了不屈服 , 买单的却是晋哀侯!
被俘:惨遭羞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