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课文
【珍珠鸟课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 , 告诉我们:信赖 , 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说明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 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 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教学中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 , 让学生以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 按中心问题“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 分别画出“我对珍珠鸟的照料与呵护”与“珍珠鸟的变化”的语句 。 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 自然引出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 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 联系现实生活中人际间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
文中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 , 不仅显示出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 , 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间 , 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谛 。
正如文章中所写 , 由于有爱 , 作者格外认真地观察着小鸟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 , 由于细心的观察 , 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这天真的生灵的喜爱 。
文章中这种满溢着爱意的描写非常多 , 作者用轻盈活泼、疏密有致的笔触给人们精心勾勒了珍珠鸟的形象 , 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 。
作者说的是人鸟之间的关系 , 但文章的立意也并不局限于此 。 此文着意描摹了生活 , 作者在所描写的现实生活中又附丽了深刻的哲理 , 因此这篇生动隽永的散文便蕴含了很强的寓意 。
文章丝毫也没有触及现实生活 , 但谁读了这样的故事 , 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信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 。
《珍珠鸟》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的朋友送了他一对珍珠鸟 , 日久天长 , 珍珠鸟就依赖于他 , 生下小鸟后 , 小鸟也慢慢地信任他了 , 有一次竟站在他的肩上睡着了 。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 , 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 , 精心勾勒了珍珠鸟的形象 , 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 , 含蓄地表达了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 , 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 , 不以大欺小才能建立起“信赖”的思想内涵 。
《珍珠鸟》 作者:冯冀才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 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 , 笼内还有一卷干草 , 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
有人说 , 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
我把它挂在窗前 , 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 。 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 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 , 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
阳光从窗外射入 , 透过这里 , 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 , 一半成了黑影 , 一半被照透 , 如同碧玉;斑斑驳驳 , 生意葱茏 。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 , 看不完整 , 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 , 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