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等级|预售资金监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信用等级|预售资金监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供给端、融资端等层面持续调控背景之下,预售资金的强监管,无疑是给那些原本流动性压力就比较大的房企,设下的又一道生死关卡。
对于陷入困境的房地产,预售资金管理进行“松绑”无疑是能够缓解房企资金流动性危机的及时雨。
近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正在起草全国性规定,放松对房地产开发商使用预售监管账户资金的限制,以作为缓解地产行业流动性压力的最新举措。新规将允许开发商使用由各地政府控制的资金管理账户,从而帮助开发商偿付债务、支付供应商等”。
截至目前,这一消息的相关政策尚未得到核实。虽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可信度较高,但消息也只是消息,一切还得等尘埃落定。
01
预售资金监管“松绑风”
如果说真有“暖风”来袭,烟台市住建局宣布放松预售资金监管政策,降低守信房企的预售资金留存比例,还算是真金实银的利好。
根据近日发布的烟台新政明确规定,对信用等级为AAA级开发企业,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留存比例降低5个百分点(工程单体施工结束的不予减免);
对信用等级为AA级开发企业,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留存比例降低3个百分点(工程单体施工结束的不予减免),上述3%-5%的预售资金监管解除后,须优先用于农民工工资支付。
对于烟台激励守信房企的利好政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此次烟台新政和近期关于“住房监管部门政策放松”的消息有很大的相似性,值得行业的关注。
他分析表示:“此类政策充分体现了当前预售资金政策放松的导向,很大程度上也是房地产金融环境继续趋于宽松的体现。通过此类预售资金政策的放松,将更好为房企创造更好的资金环境。同时此类政策也和企业信用等级挂钩,有助于激励企业做高信用等级。”
于是,“久旱”的地产行业似乎嗅到了难得的关于“钱包”的直接利好,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当日地产股尾盘突然拉升,多只地产股收盘大涨。
但事实也许并不如人愿。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关于预售资金的政策管控,表现出“因城施策”、有松有紧,政策指向更具有针对性和精细化。
信用等级|预售资金监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02
这城向左,那城向右
去年11月初,包括北京、成都、石家庄等在内的7个城市发布了升级版预售资金监管的相关规定。
其中,成都发布的《关于精准应对疫情冲击全力实现年度目标的通知》里涉及到的房地产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对楼盘项目的预售资金监管限制的放松。
《通知》规定:“房地产企业信用等级为A级及以上的,可使用外地银行保函替代相应下浮的监管额度。在项目主体结构工程完成四分之三以及主体结构封顶两个节点,监管额度内预售资金支取比例上限分别提高5%;项目并联竣工验收备案后,监管额度内预售资金支取比例可达到95%。”
“预售资金监管力度的强弱固然体现了政策的松紧,但也没到给楼市松绑的程度。”和讯房产了解后发现,不少专业人士都秉持这一观点。
统览近期各城市在预售资金监管层面的消息,无疑也佐证了这一观点。
距烟台放松预售资金管控仅相隔一日,福州就发文规定强化对预售资金的监管。明确预售资金监管额度为切入点,严控资金拨付节点及比例,新建商品房项目的监管额度原则上不少于项目工程总造价的1.2倍。
与之前政策相比,从“原则上不高于”变成“原则上不少于”,监管力度持续加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