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天下|宜家关店大瘦身( 三 )



而它的两大国内竞争对手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早在2013年左右就已经开始试水线上渠道;到了2018年前后,居然之家牵手了阿里,红星美凯龙牵手了腾讯,开始更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

“起大早,赶晚集”的背后,据了解,宜家向来行事都比较谨慎,对待重大策略都是反复研究之后再执行,在切入电商之前,它也曾左右摇摆,因此在动作上,也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

同时,宜家还一直担心线上的业务会对线下造成不良影响。在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看来,网上交易不只会影响到线下客流,还会让公司失去一些额外的生意,例如用户在宜家线下消费时“随手挑选的商品”和餐饮消费等,最终影响公司的利润。

在创始人的影响下,宜家电商业务推进缓慢,2015财年的数据显示,宜家电商业务仅带来了10亿欧元的收入,在整体收入中仅占3%。因此,直到2018年创始人去世前后,宜家才开始真正推进其线上业务。

然而,在2018年前后,宜家的线下业务也开始转型。2017年,宜家中国以超过21亿元的价格拿下了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内一处地块。次年,宜家中国宣布,将投资80亿元在这里打造大型商业综合体“上海荟聚购物中心”。

按照宜家的构想,荟聚购物中心是宜家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线下新业态。不同于传统的宜家家居门店,荟聚购物中心内从百货、餐饮到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宜家家居只是入驻其中的数百家商户之一。

但荟聚这类新业态,要求的投入更高,建设速度也并不快。截至目前,宜家的荟聚购物中心在国内仅有三处,其中包括北京南四环外大兴区最大的购物中心。

对线下“超级宜家”新业态的探索,再次延缓了宜家线上业务的推进。2017年6月,宜家中国曾试图打算与天猫或者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合作电商,但是最终却并未落地;2018年,宜家中国还与微信合作了小程序快闪店,但后续也未继续上线微信小程序。

与此同时,宜家家居线下开店的速度也在加快。

2019年,宜家家居在天津、郑州、贵阳和长沙开了4家商场;2020年3月和7月,宜家家居的首家体验店和全球首家城市店相继在上海开业,上海成为了国内首座拥有5家宜家商场的城市。紧接着,青岛、福州等地区宜家商场都相继开业。

于是,在电商化进程上,宜家被自己过于保守的战略“拖累”了。

(图源:视觉中国)

宜家的窗口期正在消失
电商业务缓慢推进的背后,其实宜家也有自己的考量,一直在研究自建电商平台的可行性,因此才没有像对手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一样同国内电商平台合作。

2016年,宜家中国在上海曾试点过网上购物业务,经过了2年时间的考虑,才在149个城市上线。

然而,一位宜家消费者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宜家电商上线初期,网上下单的运费“长期在80元以上”,而且物流送货区域有限,“北京通州都没法送”,这很不符合国内消费者的网购习惯。

对此,梁振鹏认为,“宜家的基因就是做实体门店”。如果做线上业务,宜家需要考虑是否打造属于自己的物流配送平台体系,包括主干线运输、末端配送以及安装、组装产品等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在他看来,宜家“并没有将此事想得更明白”,和电商相匹配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需要公司进行不断地调整、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式,这对宜家来说并不容易。

在业内人士看来,宜家在线上业务方面“保守”,还是为了给自己的线下业务保留余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