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潘石屹说,持有经营京沪两地优质地段的办公物业仍然是SOHO中国的长期发展策略,不会改变。言外之意是,卖一卖边缘业务,不足为奇。而此后七年间,SOHO中国却上演了一出接连不断变卖资产的大戏,潘石屹分别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均有不同程度的销售动作。
潘石屹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自辩,2017年时,为了掩饰后续的资产转让动作,他还以“只租不卖”的承诺作为掩护,“SOHO中国有永远不能销售的两个项目,外滩SOHO是一个,位置太重要了;望京SOHO不能销售,太漂亮了,我很喜欢。”
但在剧情不断反转后,潘石屹在国内的信誉急转直下。他的危机感越来越重了。2019年10月,黑石中国收购SOHO大楼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传言称交易价格谈到了196亿元,但没想到转年就遇到了疫情,这场交易不得不中止。
2021年,心急的老潘干脆来了一次清仓大甩卖,将SOHO中国的28.56亿股摆在了货架上,交易价格约236.57亿港元,相比之前打了个75折。而在临门一脚时,这笔交易还是功亏一篑了。由于资产太过庞大,国内针对该收购案进行了反垄断调查,黑石收购计划被按下了暂停键。三个月后,SOHO中国宣布,公司和黑石集团之间的这笔高达236亿港元的交易终止。
收购戛然而止,潘石屹和SOHO中国的未来再次如坠雾里。
这些年,老潘早就做好了“躺平”的准备,他不再拿地,不再买楼,更不在国内进行投资了。外界很少知道,老潘还曾喊过“五年内超越万科”这样的壮志豪言。但没过多久,他就选择在售卖资产的路上走到底。
新的麻烦又来了
和黑石的交易搁置之后,老潘要处理的棘手状况变得越来越多。
2021年10月22日,北京税务机构公布了对SOHO中国旗下建华置地的调查意见,由于有人对其偷税漏税的行为进行举报,相关部门决定对其进行全面调查。而建华置地正是SOHO中国持股95%的子公司。
这次事件过去两个月之后,又一次舆论危机到来。2021年12月7日,经过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SOHO上海的公司存在向终端用户加价收取电费的问题,从原本的0.6元提到了1元,而这种多收的问题从2018年4月就开始了,三年多的时间里,SOHO的上海公司累计获得不法利益158万元至725万元不等。因此,SOHO上海的7家公司均涉及该次案件,总计被罚款金额达到8664万元。
除了监管规范之外,SOHO中国自身的营收下滑,也成为了棘手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写字楼市场供应的持续增加,业务单一的SOHO中国逐步陷入业绩增长乏力的僵局。
困难之时,老潘不得不以出售车位来支撑营业收入的增长。2020年上半年,SOHO中国录得的营收为14.53亿元,同比增长约63%,但其中有6.71亿元是来自于出售车位项目的收入。而到了2021年上半年,SOHO中国实现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下降45%;毛利约6.59亿元,同比下降18%。
十年前,潘石屹还是那个叱咤风云的“万通四君子”之一,言语之犀利,眼光之独到,让他成功躲过了海南楼市泡沫破裂、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14年的地产调控等。他还掀起过不少话题热议,甚至被称为“潘二炮”。
而在种种舆论压力下,潘石屹变得越来越沉默了。过去几年来,潘石屹早已“无心”经营SOHO中国,他曾说过自己根本不关心股价的涨跌,反倒是编程、木匠、做饭、网红、拍摄等爱好一个接着一个。
早期,他还热衷于在微博上“开麦”,把自己打造成了微博头部大V,虽然他不是来自娱乐圈,却有着超过2000万微博粉丝。但现在,他的微博动态已经很少更新了。
推荐阅读
- 调控|未来5年,是趁早卖房还是尽快买房?楼市4大趋势透露答案,该了解
- soho|潘石屹1天连吃15张罚单,被罚1.15亿!前不久刚宣布7折卖房降负债
- 奶奶|韩素希全款买别墅,美丽真诚又拼命工作受到广大韩国女性追随
- 哈尔滨|卖房不用等3年了!哈尔滨拟废止限售政策,二手房挂牌曾超10万套
- 潘石屹|SOHO创始人潘石屹:一天接到15张罚单,宣布7折“甩卖”房产还债
- 交易|房抵贷 VS 卖房,哪个更划算?这笔账算完就懂了~
- 购房置业|河南网友卖房从400万降价到200万,对方出100万,怒怼后不欢而散
- 郑州|房贷还不上,丈夫求妻子帮忙,妻子大吼:还不上就卖房别想动彩礼
- 购房置业|未来5年是尽早买房还是抓紧卖房?楼市两极分化,答案已经明了
- 房产中介|潘石屹想全身而退?七折“卖楼”的SOHO中国,还加收电费“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