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大鹏鸟要去南海了 , 翅膀拍击水面激起的波浪有三千里那么高 , 乘风盘旋而上可以升到九万里的高空 。该句出自《逍遥游》 ,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 , 描写鲲鹏振翼拍水 , 盘旋飞翔九万里高空的形象 , 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 ,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击”“抟”等字传神生动 , 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
《逍遥游》原文北冥有鱼 , 其名为鲲 。鲲之大 ,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 其名为鹏 。鹏之背 ,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 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 , 天池也 。《齐谐》者 , 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 水击三千里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 , 尘埃也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 ,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 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bu厚 ,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则芥为之舟 , 置杯焉则胶 , 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bu厚 ,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 , 则风斯在下矣 ,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 , 而莫之夭阏者 , 而后乃今将图南 。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 , 抢榆枋而止 , 时则不至 , 而控于地而已矣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 , 三餐而反 , 腹犹果然;适百里者 , 宿舂粮;适千里者 , 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 , 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 , 蟪蛄不知春秋 , 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 , 以五百岁为春 , 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 , 以八千岁为春 , 八千岁为秋 ,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 众人匹之 , 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 , 有冥海者 , 天池也 。有鱼焉 , 其广数千里 , 未有知其修者 , 其名为鲲 。有鸟焉 , 其名为鹏 , 背若泰山 , 翼若垂天之云 ,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 绝云气 , 负青天 , 然后图南 , 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 , 不过数仞而下 , 翱翔蓬蒿之间 , 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
故夫知效一官 , 行比一乡 , 德合一君 , 而征一国者 , 其自视也 , 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定乎内外之分 , 辩乎荣辱之境 , 斯已矣 。彼其于世 , 未数数然也 。虽然 , 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 , 泠然善也 ,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 , 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 , 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 , 而御六气之辩 , 以游无穷者 , 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 , 神人无功 , 圣人无名 。
《逍遥游》译文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 , 名字叫鲲 。鲲非常巨大 , 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 , 名字叫鹏 。鹏的脊背 , 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 , 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这只鸟 , 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方的大海 , 那就是‘天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 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 , 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 , 鹏鸟奋起而飞 , 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 , 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 , 飘飘扬扬的尘埃 , 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 。我们所见湛蓝的天空 , 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无边无际的吗?鹏鸟所见 , 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 。水汇积不深 , 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 , 可以用芥草作船 , 而搁个杯子当船就会粘住不动了 , 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 , 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 。所以 , 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 , 风就在它的身下 , 然后方能凭借风力飞行 , 背负着青天 , 毫无阻挡 , 这样就能飞到南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