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明在西山碧螺春种植资源保护基地向澎湃新闻介绍老树种
从茶园移步茶室 , 品茗一杯碧螺春 , 更觉得满屋生香 。鲜嫩绿茶冲泡 , 可采用上投法 。将80多度的水冲入杯中七八成 , 再投入茶叶 , 可观翠绿芽叶随水流上下浮动,春染杯底 。碧螺春吸水舒展后,会释放一个个小气泡,犹如白龙戏水吐珠 。待芽叶慢慢下沉,白毫显露形似“春花飞舞”之势 。
明代饮茶的冲泡方式已与当下相似,想到那些书画史上如雷贯耳的文士们也曾这样品茗一杯太湖好茶,顿感亲切 。
碧螺春“春花飞舞”之势
返璞归真,一杯“明代茶”
说到饮茶史,人们大多知晓“兴于唐,盛于宋” 。但无论是唐代的煎茶法,还是宋代的点茶法,都与我们当下的饮茶方式大相径庭 。唐宋饮茶的基础都是蒸青团饼,不仅制作复杂,品饮过程也繁复冗长 。到了明代,著名的“废团改散”政令下达,使得与如今冲泡方式相似的饮茶之法方才普及开来 。
明代沈德符撰《野获编补遗》载:“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按茶加香物,捣为细饼,已失真味……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 , 汲泉置鼎 , 一瀹便吸 , 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
这就是中国茶史上大名鼎鼎的“废团改散”事件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 ,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 。时人对此评价甚高,认为唐宋在茶中添加其他香物或捣成粉末,都已失去真味 。而采用瀹(音同“悦”)饮法,直接煮泉水冲泡散茶,才是取茶之精华 。
至此,品饮艺术返璞归真,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散茶的兴起,也逐渐与社会生活、民俗礼仪等全面融合,散茶的加工工艺更为精细,外形与内质都得到了大幅改善 。同时,也为传统“文人茶”提升品茗境界的追求提供了相应的条件 。
唐寅《落花诗》(局部),苏州博物馆藏
需要看到的是,明代“文人茶”兴盛的背后,是士大夫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与辞官归隐间的拉扯与挣扎 。对于明代文人,朱元璋开国即为他们营造了肃杀的政治环境,暴力征官,强行搜罗隐逸文人 。明中后期酷政虽有所缓解 , 但党锢之祸不断 。唐宋给予士大夫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不再,明代文人不得不寄情于自然山水、琴棋书画,茶也由此融合于他们的诗书画艺之中 。
文徵明《行书煮茶诗轴》南京博物院藏
据中国茶叶博物馆梳理,明代出现的茶书著作就多达50余部,如夏树芳录南北朝至宋金茶事,撰《茶董》二卷,陈继儒又续撰《茶董补》;宁王朱权撰《茶谱》,于清饮有独到见解;田艺蘅在前人的基础上撰《煮泉小品》;陆树声与终南山僧明亮同试天池茶 , 撰写《茶寮记》,反映高人隐士的生活情趣;张源以长期的心得体会撰《茶录》;许次纾写《茶疏》 , 独精于茶理;罗廪自幼喜茶,以亲身经历撰写《茶解》等等 。
买得青山只种茶
在明代众多好茶文士中,吴门画派值得格外关注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不仅作茶画、写茶诗 , 且精于茶理 。
推荐阅读
- 猕猴桃原产地蚂蚁庄园 猕猴桃原产地
- 大衣袖子上的标签要剪吗
- IDEA如何设置关闭当前标签页激活左侧选项卡
- 腰果w180是什么意思,越南大腰果标签58啥意思
- 碧螺春是什么茶,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 Firefox浏览器怎样设置依照使用顺序切换标签页
- QQ浏览器怎么设置通过滚动鼠标来完成标签切换
- 怎么选碧螺春茶
- 碧螺春怎么喝
- 碧螺春耐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