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洋种猪”当道 川猪做强咋破题?


调查|“洋种猪”当道 川猪做强咋破题?


年内 , 确保生猪出栏6000万头是四川的“死命令”和“硬任务” 。从去年底开始 , 四川首次把出栏任务细分到市州和县(市、区) , 明确党政一把手尽职制 。
猪粮安天下 。作为全国生猪首席大省 , 川猪重产关乎老百姓的“菜篮子” , 更关乎社会稳定大局 。重产路上 , 川猪获得了哪些启示 , 又有哪些改变 , 还需补齐哪些短板?即日起 , 四川日报推出“追问6000万头——川猪重产调查”系列报道 , 走访养殖户、养猪企业 , 探访市场 , 为您揭开一个个川猪的问号 , 敬请垂注 。
四川省常年生猪出栏6000万头
年生猪出栏量占全国10% 全球5%
年直接产值2600亿元
●四川每年通过各种途径进口外国原种猪2500头上下 , 总价值1亿元
●每头外国原种猪光是进口开销至少4万元
●近年来川猪饲养成本高出发达国家40%
●四川本土成华猪从出生长到80公斤(达到出栏标准)需要8个月 , 而白猪也就5个月
●每消耗5斤饲料 , 成华猪只能增添一斤肉 , 白猪消耗5斤饲料 , 则可以长两斤肉
调研
本轮川猪重产最大的“拦路虎”之一是仔猪不足 。在川内大部分地区 , 一头8公斤重仔猪售价1500-2000元 , 但这些仔猪90%属于洋猪的后代
缺陷
退化后的洋种猪 , 在本轮川猪重产中负面影响尽显 。此前调研显示 , 多代繁殖的能繁母猪单窝产仔量偏低 , 影响了养殖户的补栏速度和信心
准备
开展联合攻关以选育适宜本土的白种猪品种;保护本土特色猪种 , 重点是保护成华猪、内江猪等本土地方猪种 , 改良选育新品种
8月初 , 持续的高温让郑诚倍感压力 。眼下 , 他从法国采购的1114头原种猪过半已断定受孕 。燥热的天气里 , 怀孕的母猪需要更为精心的调理 。
郑诚是四川丽天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 这批“洋种猪”是今年1月从法国选购的 。经历了出发地和抵达中国后的两次45天隔离 , 真正抵川已是5月初 。
【调查|“洋种猪”当道 川猪做强咋破题?】千余头“洋种猪”的一举一动 , 之所以牵动追剩诚的心 , 是因为它们承载着企业今后在川内乃至国内市场掌握核心竞争力的梦想 。而在四川 , 把“洋猪”当成核心竞争力的 , 不只是丽天牧业 。
四川 , 生猪首席大省 , 年生猪出栏量占全国10%、全球5% 。对于重产的川猪而言 , “洋猪”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四川又该如何摆脱“洋猪”依赖症?

每年6000万脱狯乐亘猪 , 90%都是“洋种”后代
“农业多奉献 , 生猪是关键 。”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林胜华说 , 川猪顺利重产 , 关乎全省经济大局 。
从产值来看 , 四川省常年生猪出栏6000万头 , 年直接产值2600亿元 。但这个千亿级产业 , 却攥在一个每年总价惟独1亿元的进口订单手里 。
“初步预计 , 过去十年 , 四川每年通过各种途径进口外国原种猪2500头上下 , 总价值1亿元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砺透露 , 调研表明 , 本轮川猪重产最大的“拦路虎”之一是仔猪不足 。在川内大部分地区 , 一头8公斤重仔猪售价1500-2000元 , 但这些仔猪90%属于洋猪的后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