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仓廪:泛指粮仓;谷仓曰仓,米仓曰廪; 2、服度:遵守礼法制度; 3、六亲:指父母、妻子、兄弟;固:和睦; 4、四维:指礼、义、廉、耻;维,纲纪; 5、论卑:政令符合下情; 6、俗:民众,百姓 。
[译文]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说:“粮仓储备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 。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 。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下通无阻,要让它顺应民心 。”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 。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
1、轻重:指轻重缓急; 2、权衡:衡量比较; 3、袭蔡:少姬(即蔡姬,齐桓公夫人)荡舟戏桓公,桓公惧而止之,不听,公怒 。将蔡姬遣送回国,但并未断绝关系 。蔡侯将其改嫁,桓公怒,发兵袭蔡,蔡溃; 4、包茅:捆裹成束的青茅,祭祀时用以滤酒 。进贡青茅本是楚的职贡,但当时楚国已有三年不向周天子进贡青茅 。
[译文]管仲处理政事,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 。他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 。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 。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yān)修召(shào)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沬(mèi)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
1、山戎:即北戎,春秋时在今河北北部,前663年,山戎攻燕,齐桓公救燕而伐山戎; 2、召公:姬奭(shì),西周宗室 、大臣,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姬奭辅佐武王灭商后,受封于蓟(今北京),建立燕国(北燕),因采邑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 3、柯之会:桓公攻鲁,约鲁庄公会于柯(在今山东阳谷东北),时曹沬从侍庄公,以匕首劫持桓公,使订立盟约,退还鲁国土地;曹沬:春秋时鲁人,以勇力事庄公; 4、信之:使他实践诺言 。
[译文]桓公实际上是北伐山戎,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 。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沬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守信并履约,诸侯因此都归附齐国 。所以说:“认识到给予就是索取,这是理政的法宝 。”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diàn),齐人不以为侈(chǐ)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
1、拟:比,可比; 2、三归:供游乐的三座高台;反坫:周代诸侯相会宴饮的一种礼节,宴饮毕,将空爵反置于坫上;坫,古代设于堂中两柱间安放空酒杯的土台 。
[译文]管仲的富贵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三归台和诸侯才能使用的反坫,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jiàn)越 。管仲死后,齐国仍遵行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 。
后百余年而有晏(yàn)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xiàng)齐,食不重(chóng)肉,妾不衣帛 。
1、晏子:即晏婴,名婴,字仲,谥平,又称平仲,死于前500年; 2、莱:春秋时国名,今山东黄县东南; 夷维:今山东高密一带; 3、齐灵公:前581~前554年在位;庄公:前553~前548年在位;景公:前547~前490年在位; 4、食不重肉:吃饭不吃两种有肉的菜; 5、衣:动词,穿 。
[译文]在管仲之后百余年,齐国又出了个晏婴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 。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凭借节约俭仆又竭力工作,被齐国所倚重 。他做了齐国宰相,吃饭没有两样肉菜,妻妾不穿丝绸衣服 。
推荐阅读
- 日者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原文及译文和注解
- 魏其武安侯列传原文及翻译 魏其武安侯列传赏析
- 伯夷叔齐列传原文翻译 史记伯夷列传原文注释
- 淮阴侯列传写的是谁 淮阴侯列传全文翻译及注释
- 史记刺客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刺客列传节选翻译
-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 游侠列传翻译及注释 游侠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 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李将军列传赏析
- 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 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重点字词翻译
- 大宛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大宛列传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