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街|上海一地块旧改生效,居民搬走了,但有处房屋还在经营,有人要求数千万元补偿( 四 )



以心换心、将心比心,职工家庭的信任、支持,才是赵家湾街77弄3号危房搬迁的关键。区旧改办决定开一场见面会,职工家庭有什么诉求、有什么想法,摆上台面,说开了、说透了,大家一起协商解决。

去年9月26日,由黄浦区旧改办牵头,黄浦区征收地块项目部、区旧改办环境整治部、区旧改办单位征收部、所属街道小东门街道办事处、黄浦征收三所等多家部门以及赵家湾街77弄3号23户职工家庭,共同参与了此次通气会。

在会上,旧改办环境整治部负责人王玉华将23户职工家庭搬迁的安置方案一一公布。职工家庭面对面提出了借房、搬场、过渡安置等问题,涉及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进行了详细回答。

整个见面会开了近3个小时,黄浦区旧改干部将职工家庭“想到的”和“没想到的”问题都想到了,并给出了解决方案。这次见面会不仅打消了职工家庭的疑虑,也加深了他们对黄浦区旧改工作的信任。

职工家庭最终表示对安置方案认同,并在会后很快完成了搬离工作。

旧改地块内的民生保障点,“无缝衔接”到新场地

黄浦区凤阳路313号,是新建的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黄浦分站),这里辐射周边10万居民,担负着市中心区域院前急救服务供给服务和城市安全保障服务。

这两年,随着黄浦区旧改征收的提速,大量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保障机构被纳入旧改地块。旧改征收造福老百姓,但不能因征收影响到这些民生保障机构的运行。对此黄浦区在单位征收中,整合优化资源,通过自有土地、市场租赁等不同方式,制定过渡实施方案,让这些民生保障机构先过渡到新的地址,通过腾挪、“无缝衔接”,继续为老百姓服务。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黄浦分站)原来位于北京西路100-102号底层、102-106号底层,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为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外滩及周边10万居民及众多游客提供医疗急救服务,年出车近万次,业务总量与繁忙程度在上海名列前茅。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黄浦分站)原貌

大兴街|上海一地块旧改生效,居民搬走了,但有处房屋还在经营,有人要求数千万元补偿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黄浦分站)迁入新址后的面貌

2020年11月20日,黄浦区对新闸路地块(二期)旧城区改建项目实施房屋征收,原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黄浦分站)所在的两处房屋也被纳入征收范围。

考虑到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黄浦分站)是重要的民生保障点,黄浦区对这处单位征收非常慎重。被征收单位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提出实物安置,希望能在附近找到新的办公点,并且能在面积上有所扩大,从原来停放3-4辆救护车拓展到能停放4-5辆救护车。

在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党建引领旧改工作议事协调平台指导下,黄浦区旧改办与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等部门进行多次协调。当时,原址所在街道--北京路沿线,因征收没有寻觅到合适的房源,双方积极寻找新的合适的过渡地点。几经寻找,最终确定先在不远处的凤阳路313号过渡,待原地块更新后,再按照规划,落实急救分站再搬到地块内的新址。

尽管是过渡场地,但建设丝毫不马虎。黄浦区旧改部门积极组织过渡场地的建设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过渡场地为地上二层轻钢结构,使用面积超400平方米。

经过1个月的高效运转,2021年9月9日,新建的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黄浦分站)在凤阳路正式启用。整体环境焕然一新,场地面积增加4倍,急救车停放数量增至5辆。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黄浦分站)从原址“无缝衔接”到新场地。分站运行后,急救平均反应速度缩短了28秒,出车量同比增加了26%,有效提升了市中心区域院前急救服务供给能力和城市安全保障能级,真真切切为周边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