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是购房大年?三管齐下稳楼市,央企、地方国资、银行集体行动
文章图片
在寒冬中沉寂许久的房地产 , 终于看到了光亮 。
1月26日 , 建发地产和招商蛇口两家房地产企业 , 分别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并购票据 。
根据公告 , 建发地产此次成功募集资金10亿元 , 募集资金中4.6亿元用于并购2个标的房地产项目公司股权 。
而招商蛇口本次中期票据发行金额为12.9亿元 , 募集资金全额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 , 助力资金需求量高的在建房地产项目顺利完工 。
【|2022是购房大年?三管齐下稳楼市,央企、地方国资、银行集体行动】建发和招蛇 , 并非孤例 。
无独有偶 , 根据经济观察报1月26日的报道 , 中海发布公告称 , 将从雅居乐和世茂集团手中 , 收购广州利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计53.33%股权 , 交易对价36.88亿元 。
此外 , 过去半个月时间 , 华润两度出手 , 先是并购禹洲物业 , 又收购中南建设旗下物业 , 两起并购交易对价近33亿元 。
业内人士称 , 在市场仍存疑虑、担心行业还有没有未来的时候 , 运营审慎的央企 , 却开始“扫货” 。
“扫货” , 是啥意思?
过去半年时间 , 房地产行业风声鹤唳 , TOP20房企的爆雷速度逐渐加快 , 哪怕三道红线全绿、哪怕销售规模TOP10 , 哪怕公认财务稳健的房企 , 轻则停工、商票拒付、拖欠工程款 , 重则信托违约、债券违约 , 被金融机构抽贷、断贷 。
很多人戏称:2021年 , 是开发商的“鱿鱼游戏”大年 , 没人知道下一个谁会倒下去 。
因为房地产占据无可动摇的经济支柱地位 , 上下游数十个行业、地方财政、金融体系安全、购房者的心血 , 全都依赖于楼市的健康运转 。
所以 , 央行、银保监会在去年底有序推进“并购贷” , 把钱给优质房企 , 用来收购出险房企的优质项目 , 并购的项目还不用计入有息负债 。
用市场化手段 , 解决房地产市场激进扩张导致的后遗症 , 无疑是“对症下药” 。
从楼市长远发展来看 , 央企 , 代表的是国家意志 , 是“令行禁止” , 是社会责任的担当 。
从短期市场角度来看 , 央企选择这个时候下场“扫货” , 说明“摩拳擦掌”的时间已经很久了 , 楼市经历了一年的动荡 , 不少民企是在用极低的价格断臂求生 , “捡便宜”的抄底时机 , 恰到好处 。
因此 , 这一连串动作意味着:在2022年 , 由央国企主导的楼市并购潮 , 才刚刚开始 。
几乎与央企行动的同时 , 各地的国资 , 正在频频出手 , 托底土地市场 。
比如 , 无锡、深圳、南京、苏州已经完成三轮土拍 , 以苏州为例 , 第三轮土拍中参拍的品牌房企中除中建之外 , 参拍的大都是苏州本地国企投资平台 , 比重接近八成 , 较二轮有明显提升 。
还有深圳 , 拿地企业多为地方国资平台 , 深圳地铁斩获5宗地成为大赢家 。 第三轮土拍有23家房企参与 , 8家企业分获11宗宅地 , 除了星河、鸿荣源是民企外 , 其他全部是国企 。 央企国企占比近八成 , 其中深铁集团以共179亿元斩获5宗地块 , 深业获取了3宗地块 。
地方国资 , 要么是城投 , 要么是投融资的平台公司 , 不管是什么“外衣” , 都是一个城市基建的“守护者” 。
选择在这个时候稳住土地市场 , 也有良苦用心 。
毕竟 , 地方财政的“政府性基金收入” , 其中有80%以上都依赖卖地 , 民企又是以前土拍的主力 , 现在TOP20的大型开发商都苟延残喘了 , 土地出让收入减少 , 必然会影响到城市建设速度 , 甚至是基层运转的开支 。
推荐阅读
- 购房置业|【二审改判案例】居非兼用房屋,征收补偿利益如何分割?
- 深圳市|2022年—无机磨石行业盛宴‘魔匠团’助力腾飞!
- 家具|“我儿月薪3万,你嫁我们家是攀高枝”“我爸明明给他开的是5万”
- 购房置业|买房遇到这种阳台的户型,万万别贪便宜买错,有钱人一看就懂
- 购房置业|买房小知识!三四线城市公寓投资价值还有吗?能不能买?为什么?
- 江苏省|晒晒郭可盈在香港的家,家里有泳池和桌球室,一看就是大富人家
- 购房置业|买房不成,倒欠500万,这不是诈骗?
- 购房置业|新房楼层怎么选?遵循2选5不选的原则,到处是优点,越住越舒服
- 建筑物|买房人清楚这点再选房什么是容积率小区容积率多少适合居住
- 房产证写子女名字 这些风险你知道吗?|购房小知识| 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