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超全整理钢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七 )


1、焊接电流太大 。

2、焊条或焊丝偏离焊缝中心 , 角焊缝时焊条(丝)与水平夹角太大 。

3、焊接速度太慢、电弧长度太长、焊丝或焊条的直径太粗也是造成咬边的主要原因 。
【防治措施】

1、根据工件厚度正确使用焊接工艺参数 。

2、焊条(丝)角度要正确 , 注意焊缝的中心线 , 焊接中不应有洼陷 。

3、出现咬边 , 浅的可用角向砂轮磨平 , 直到此部位同原焊缝平顺过渡 , 并能向母材圆滑过渡为止;深的咬边应按照未焊满修补工艺要求作焊接修补 。
7、未焊满


【规范规定】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条文规定:

第8.2.1条一级焊缝不的存在未焊满等缺陷 。

二级焊缝未焊满允许偏差≤0.2mm+0.02t且≤1mm , 每100mm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25mm 。

三级焊缝未焊满允许偏差为≤0.2mm+0.04t且≤2mm , 每100mm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25mm 。

【原因分析】

焊缝未焊满是由于盖面焊道的焊接速度太快 , 焊条、焊丝的直径太细 , 焊接电流太小 , 手工 操作时手势不稳 , 突然加快焊接速度等原因造成的 。

【防治措施】

1、根据钢材的类别和厚度 , 确定预热与否 , 如需预热 , 则应按照规定预热 , 并控 制道间温度 。

2、选用较小的焊接热输入 , 即选用较细的焊条或焊丝、较小的焊接电流、短电弧、低的电 弧电压、快的焊接速度施焊 。

3、清除焊缝未焊满部位及其近侧周边30mm范围内的油、锈、水、污 。

4、打磨修补焊缝 , 使之同原焊缝平顺过渡 , 并能向母材圆滑过渡 。
五、钢结构紧固件连接工程质量通病



【规范规定】

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 , 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 , 其中允许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 。

2、永久性普通螺栓紧固应牢固、可靠 , 外露丝扣不应少于2扣 。
【原因分析】

1、螺栓施工时的选用长度不当或随手混用 。

2、接触面有杂物、飞边、毛刺等造成螺栓紧固后存在间隙 。

3、节点连接板不平整 。
【防治措施】

1、正确选用螺栓规格长度严禁混用 ,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选用长度公式 。

2、节点连接板安装前应检查并清除杂物、飞边、毛刺、飞溅物等 , 确保施工是接触面的紧贴 。

3、节点连接板应平整 , 各种原因引起的弯曲变形应及时矫正平整后才能安装 。

4、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或永久性普通螺栓紧固后) , 螺栓丝扣不外露的螺栓应进行更换 。
2、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梅花头未拧掉



【规范规定】

1、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 , 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 , 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不应大于该节点数的5% 。 对所有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终拧并作标记 , 并按要求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

2、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施工完毕后 , 应按构件防锈要求涂刷防锈涂料 , 螺栓及连接处周边用涂料封闭 。
【原因分析】

1、未使用钢结构专用扭矩扳手进行施工 。
2、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空间太小无法使用专用扭矩扳手对高强度螺栓进行施拧 。

3、电动扳手使用不当 , 产生尾部梅花头滑牙而无法拧掉梅花头 。

4、连接处板缝如不用涂料封闭 , 特别是露天使用或接触腐蚀性气体的连接节点板缝不及时封闭 , 则潮气、腐蚀性气体从板缝处入侵 , 使接触面生锈腐蚀 , 影响使用寿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