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个对房地产“克制”的城市,稳稳迎来楼市的爆发期( 三 )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效果图科技城的楼市自2010年左右开始启动 , 到如今也经历过几轮辉煌 。 较早入市的幸福未来花园 , 2010年开盘时价格是7800元/㎡ , 如今二手房的挂牌价已经到了3万/㎡ , 涨幅高达284% 。

2015年后入市的楼盘 , 现在几乎都早早就站上了4万+/㎡ , 甚至有的已经冲破了5字头!
▲数据来自链家又由于苏州新房限价的原因 , 眼下科技城的新房和二手房之间存在着倒挂情况 , 也导致科技城的新盘始终供不应求……东看园区 , 西看新区 。 想要在苏州置业的人们 , 需要谨记八字方针 。 相比之下 , 南北主轴的发展还需要时间 。 北部的相城高铁新城 , 虽然拥有着苏州最大的流量入口——苏州北站 , 但是由于建区较晚 , 大量的土地还有待开发 , 区域内的板块整体热度一般 。 南部的太湖新城则主打生态景观 , 走的是宜居路线 , 可是产业也还没有跟上 。 未来就是一个刚需板块 , 中短期来看 , 发展有限 。 05
苏州楼市非常独特 , 很多惯性思维在这里是不管用的 。 首先 , 在苏州 , 选择区域这件事 , 比在任何内地城市都重要 。 毕竟苏州的“散装”可是出了名的 。 比如苏州全市光高铁站就有15个 , 各区的土拍系统是独立的 , 各区的产业也是分散开的 。 更夸张的是 , 苏州各区的学校是不能互考的 , 姑苏区、园区、新区可以互相统考;吴中、相城、吴江则只能考本区的学校 , 再下面的四县市就更不用说了 。 所以在苏州选择了一个区域 , 就相当于实名绑定了 , 指望什么中心区辐射、产业外溢 , 基本没戏 。 其次 , 不要单纯以数据去衡量苏州楼市 。 今年年初的时候 , 有财经媒体研究了苏州的新房数据之后 , 整出了一个惊悚的标题——《GDP破2万亿 苏州房价五年仅涨三千七》文章中说从2017年至2021年 , 苏州整体新房均价从1.76万元/平方米涨至2.13万元/平方米 , 每年仅保持千元左右的增幅 。 这个数据错了吗?也没错 。 但是像苏州这种体量的城市 , 房价怎么可能只涨了几千块?要知道2017年可是全国楼市最火热的一段时间 。 不是苏州楼市不够火 , 而是它火起来太吓人了 , 在2015到2017年那一波全国大涨的浪潮中 , 苏州的爆发甚至比深圳、上海还要猛 。 据克尔瑞数据显示 , 2015年苏州商品房共成交1268万平方米 , 同比大幅上升48%;其中住宅成交1177万平方米 , 成交金额1549亿元 , 较2014年分别增长52%和65% , 量价均达到历史峰值 。 所以紧接着 , 苏州就遭遇了最严格的调控政策 , 被狠狠摁住了3年 。 从2016年开始 , 苏州楼市每年不知道要挨多少顿打 , 而且一次比一次狠 。 什么楼十条、房八条、新十五条、专项打击……【成都|这个对房地产“克制”的城市,稳稳迎来楼市的爆发期】
如此严格的密集调控 , 放在别的城市 , 房地产估计早都趴下了 , 可苏州的房价依旧还能保持每年千元的涨幅 , 这还不足以说明其坚挺吗?苏州 , 仍然稳得一批 。 另外说一句 , 每年1000元的涨幅是平均涨幅 , 你要仔细品一品“平均”这两个字 。 比如去年苏州楼市迎来一波跳涨 , 园区独墅湖板块房价暴涨30% , 科技城涨幅在20% , 但是像高铁新城的涨幅只有5% , 太湖新城的房价几乎没动过……再次强调一下 , 在苏州 , 选地段比选房子重要 , 请默念三遍 。 06文章看到这儿 , 应该都是对苏州挺感兴趣的 , 给大家总结几条苏州选房逻辑 。 (1)能选园区选园区 , 园区没房去新区 。 在苏州 , 东西轴是永远的主流方向 , 目前来说 , 东部园区没有对手 , 但是能选的楼盘也极少 , 门槛也极高 。 科技城会是苏州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 现在价格也还合适 , 还有新盘供应 , 确定性很强 。 像太湖新城、高铁新城虽然概念也很不错 , 但是那只是外地人觉得不错 。 本地人眼中 , 姑苏、园区和高新区才是一家人 , 其他区连学校都不能互考 , 苏州楼市是有鄙视链的 。 (2)能买多贵买多贵 。 因为苏州的新房最高限价就是4万 , 最贵也就到这了 , 但是苏州的二手房挂牌价最高的可是在8-12万/平方米的 。 这就像卷面分只有100分 , 封顶了 。 但是你选择100分的楼盘 , 他是能考出120分甚至150分的 , 但是90分的楼盘就是90分……(3)置业求稳 , 别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为什么选择苏州 , 并不是因为在苏州买房最赚钱 , 而是苏州楼市最稳健 , 最安全 。 苏州基本盘太好了 , 好到苏州政府压根就不靠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吃饭 , 要不然也不会压着房地产那么多年 。 正是因为如此 , 苏州的房价反而会遵循市场规律 , 稳健上升 , 不用担心泡沫 , 也不用担心会有暴跌 。 (4)政策已经见底 , 把握窗口期 。 4、5月份 , 苏州已经连续两次大松绑 , 限售、限购政策都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