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15de是什么发动机 hr16是什么发动机( 三 )


到了1982年 , 日产推出了MA系列小排量发动机 , 专门为当时的全新小型车March(参数|询价)(玛驰)提供动力 。由于两次石油危机后的小排量车的火爆和亚洲四小龙地区的车辆普及 , 需要一款门槛更低的小车 , 而经济车型本就是日系车的拿手戏 , 于是有了日产的Sunny(阳光)、March(玛驰)、本田飞度和丰田Yaris等车型 。
MA10S 1.0L发动机就是第一代March K10所搭载的发动机 , 1985年推出了带有涡轮增压的MA10ET 1.0T发动机 , 用于March Turbo 。为了减轻重量 , MA系列是日产第一个采用高强度铝制压铸缸体的发动机 。
FJ系列 高性能发动机的小排量化
高性能运动车同样受到了小排量化的影响 , 同样的动力 , 发动机更小 , 何乐而不为呢?1981年 , 日产推出了针对性能车开发的FJ系列直列四缸发动机 , 采用DOHC进排气系统 , 在高转速和高输出方面表现出色 。第一台是FJ20DE 2.0L发动机 , 搭载在1981款Skyline RS上 。
1983年 , 日产又推出了带有涡轮增压的FJ20ET 2.0T发动机 , 成为当时日本同级中性能最出色的发动机 , 搭载在1983款Skyline Hardtop 2000 Turbo RS上 。遗憾的是 , FJ系列采用的是双顶置凸轮轴结构 , 在当时来说结构复杂 , 所以成本过高 , 日产在80年代中期将其停产 。
RB系列 重视实际的高性能六缸发动机
FJ停产 , 日产RB系列直列六缸发动机接替 , 这一传奇发动机的开发重视成本 , 回归了SOHC结构 , 但是采用了横流式缸盖 , 进排气效率均比较高 , 成本和性能的平衡做得比较好 , 所以该系列一直延续到了2002年 。RB系列最出名的是RB26 , 1989年推出的第三代SKYLINE GT-R(BNR32)搭载RB26DETT 2.6L DOHC 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引擎 , 最大输出功率可达294Ps/6800rpm , 0~100km/h的加速仅需5.3秒 。这款车大获成功 , 更因为《头文字D》而声名远播 。
从30年代创始 , 日产最初也是一穷二白 , 从引进技术开始 , 一步一步吸收学习 , 今儿发展出自己的发动机技术 。60年代开始自主研发 , 专注于廉价经济小型车 , 逐渐羽翼丰满 。得益于70年代的石油危机 , 给了日本车崛起的机会 , 日产也抓住了这次机会 , 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 让高性能发动机也能够拥有一席之地 。
●VG系列-日本第一台V6发动机 一代神机VQ的前世
很多人都知道日产的VQ系列发动机 , 但要说VQ , 还得从VG说起 。其实讲到这里 , 细心的网友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们一台V6发动机都没讲过 , 在1983年之前 , 由于技术封锁 , 日本车企一直生产不出V6发动机 , 直到1983年日产推出了VG系列才打破了技术壁垒 。VG是日本第一款量产V6发动机 , 代表着日本发动机产业的成熟 , 之后的VQ也是从VG发展而来的 。
日产的高性能车是Z系列 , 中国市场很少见 , 美国人则很熟悉 。Z系列从第三代到第四代采用VG发动机 , 在此之前一直使用的是L系列直列六缸 , 到第五代开始换装VQ发动机 。VG采用60°夹角设计 , 初期仍采用SOHC(顶置单凸轮轴) , 注重中低转速下输出 , 后期更改为DOHC(双顶置凸轮轴)的 , 则变成了高转速高功率特点 。
当时日产处于成本和制造水平的考虑 , 只有缸盖使用铝制材料 , 缸体是铸铁 。也正是依靠出色的铸造技术 , VG发动机的承受能力非常强 , 非原厂的强化版VG甚至可以输出超过1000Ps , 转速9000rpm仍然是安全区间 。
现在大家对于Z系列比较陌生 , 很大原因在于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 。从1980年开始 , 日本汽车总产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和出口国 , 巨大的贸易逆差使得美国本土制造业利益受损 , 80年代几乎每年都发生日美汽车贸易摩擦 。1985年 , 美国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定》 , 希望以美元贬值来提升美国出口贸易竞争力 , 然而该协定对美国效果一般 , 却使得日元急速升值 , 出口力遭受巨大打击 。1989年 , 日本政府实施紧缩银根政策 , 主动戳破经济泡沫 , 日本经济进入十几年的衰退期 。

推荐阅读